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雲豹介紹
雲豹
中 名:雲豹
學 名:Neofelis nebulos
英 名:Formosan Clouded Leopard
形態特徵:頭軀幹長61~150公分 ,尾長55~90公分,體重 16~23公斤,全身黃褐色 ;額頭至肩部有數條黑色縱帶,頸側及體側具有大塊雲黑斑,腹部近白色,腹部及四肢間雜有不規則黑褐色斑紋;尾巴有11~14個黑色環稱,犬齒發達。前後肢具四趾,趾具鉤爪,平時隱藏於掌內 ,捕捉獵物時始自皮鞘中伸
齒 式 :3/3,1/1 ,3/2 ,1/1=30
生態習性 :為大型肉食性動物,夜行性,棲息於植被濃密的原始闊葉森林中 ;單獨行動,習性隱密,善於攀樹,在樹上行動靈活 ;會捕食樹上的猴子、松鼠及鳥類答中小型動物,會潛伏樹上,俟羌、鹿等獵物自下面經過時飛撲而下咬其頸部致死而食。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亞種。以前曾廣泛分布於全島1,000公尺左右之原始森林,現已瀕臨絕種
面臨問題 :族群量不明且極可能已經絕種。
雲豹(Neofelis nebulosa)屬貓科動物物的成員,體型介於大型及小型的貓科動物之間,體重約11~20公斤,其身上具有明顯不規則及橢圓黑邊的花紋 ,尾長與體長相若 , 蓬鬆而貝有明顯不規則 及橢圓黑邊的花紋 。分怖有在台灣、東南亞、南亞及中國大陸 ,在大陸以長江流域以南的省份為主,但在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也有分佈。目前在各國或因棲地遭受破壞,或因獵捕 ( 如一張雲豹皮可賣到 2,000美金 ),而使本種的生存面臨極大的威脅。除少數地區可能尚有相當之數量外 ,其它地區多半數量稀少或瀕危。根據其體型、花紋及分佈等特性,目前本種可分為四個亞種,除了分佈於台灣之台灣亞種外另三個亞種,一分佈在印尼,一分佈在尼泊白爾至緬甸,一分佈在中國及中南半。目前推測全世界之野生族群在 10,000隻以下,但是缺乏確實的資料 。
雲豹的分佈本種的海拔分佈在喜馬拉雅山區可達1450公尺,推測更可能高達 3,000 公尺 ; 在台灣則由獵人目擊的資料顯示其分佈由海岸闊葉林到 3,000 公尺之針葉木都有 。 主要生活於熱帶原始林,但在其它的環境亦可生存 。 由於本種生性隱密,平常在樹林中活動時鮮有足跡留下,且牠和一般貓科動物的習性不同,未曾觀察到其排遣標示及抓樹留痕的習是以在野外要觀察到其蹤跡顯得倍加困難。根據他人在台灣所做的訪查顯示,一於 1981-1983 年間共有 7 次目擊的記錄,其中 5次在玉山國家公園內 ,2次在大武山區內 ; 另綜合 24 筆不同年代的出現環境記錄顯示 13次是在樹上被發現的 11次在地上。顯示台灣雲豹(Neofellis nebulosa brachyuvus)的樹棲習性可能與其它地區類似。在此次研討會中 與會人員亦提出在1989~90年間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亦有發現雲豹的記錄。 似乎目前台灣仍有雲豹存在,然其分佈及數量如何?仍是一個謎但以上述雲豹之習性顯示,其在野外被人發現的機會很小,加上近年來吾人對山區的開發及持續的獵捕力,對雲豹正常的活動及其捕食的獵物族群量應有相當的影響。若大家對他們的存亡仍舊不聞不問,此一特有亞種極有可能就此消失了 。
雲豹的腳蹤
作者:張岱屏 (公共電視記者)
相傳在南方的山林裡,有一種神秘的動物,近20多年來沒有人見過牠,但是牠美麗的身影卻始終在人們的記憶中出沒,留下忽遠忽近的蹤跡。
巧妙身形,鑲嵌在古代玉飾
雲豹生存在台灣有多久的歷史,分布的範圍有多廣,現在的人不得而知。但是在考古挖掘出的證據中,有一種被稱為「人獸形玦」的玉飾,它是由兩個人以及一頭貓科動物所組成;追溯起來,這可能是台灣最早跟雲豹有關的文物。
考古學者在距今3千多年的卑南遺址中,發現陪葬的人獸形玦總共只有3件;在全世界的考古發掘中,這種人獸形玦也只有在台灣出現過。而人獸形玦上類似雲豹的圖騰,對於當時的卑南文化人究竟意味著什麼?仍然是一個難以回答的謎題,但是走訪南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卻不難發現雲豹的痕跡。
排灣族是階級分明的社會,而雲豹皮象徵著尊貴與地位,只有頭目與貴族階級才能擁有。在屏東來義鄉,有3戶人家仍然保有世代相傳的雲豹皮,南排灣族頭目高武安是其中之一。高武安說,他的祖父曾經在南大武山排灣族的傳統獵場獵過5隻雲豹,而僅存的這件雲豹皮衣超過百年的歷史,由2隻雲豹皮所合成;雖然毛皮已經脫落,但雲狀黑色的斑紋仍依稀可見。最珍貴的是頭目所戴的頭冠,還鑲著雲豹的下顎與牙齒,但是自從他有記憶以來,部落裡就再也沒有人獵過雲豹。南排灣族部落保存的雲豹皮衣與頭冠,如今成為雲豹曾經在這個島嶼生存過所留下的唯一「物證」。
目前在野外親眼見過雲豹的「人證」,大多是70歲以上的部落耆老。台東金崙部落的老人家說,雲豹只吃自己獵殺的動物,像是水鹿、山羌等等,吃飽就離開,不會回頭吃第2次,也不吃腐屍,因此牠獵食的範圍相當廣。這樣的說法印證了生態學者的看法:雲豹屬於「雨傘」物種,需要廣大的覓食空間以及足夠豐富的獵物才能存活。或許正因為如此,早在很久以前雲豹就十分罕見,而被人們神化了。
神秘靈性,留存在原住民傳說
在不同的原住民部落,對於能不能獵殺雲豹也有不同的看法。以東排灣族人來說,雲豹是一種靈物,而不是狩獵的對象。如果有人不慎獵殺雲豹將會遭到天譴,並且為村莊帶來厄運
對於魯凱族來說,雲豹更是族群精神的表徵。屏東霧台鄉舊好茶部落(魯凱語稱為「古茶布安」),又被稱為「雲豹的故鄉」。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魯凱族的祖先跟隨著雲豹的腳步,從遙遠的東海岸翻山越嶺,沿著太麻里溪而上,來到大武山的西側定居,這一群人被稱為雲豹的子民。
根據傳說,魯凱族人從東部遷徙到舊好茶部落至少已有7百年的歷史,而魯凱族的祖先在傳說中雲豹停下腳步的地方立下了石柱,做為部落的發祥地。好茶文史工作者邱金仕表示,古時候好茶人絕對不去兩個地方打獵,一個是台地、一個是茶埔岩山附近的聖地巴魯古安,因為那是屬於雲豹的空間,不可以打擾牠。因為有這樣的禁忌,連帶使得其他動物能夠在那裡不斷繁衍。對於好茶人來說,敬畏雲豹是一種精神信仰,若誤殺雲豹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導致自己的後代變成聾人或啞巴
一絲希望,隱藏於山雲林霧
關於雲豹的種種傳說,使人們對這種神秘的動物充滿無限的遐想,也促使生態研究者不畏艱苦,上山尋覓雲豹的蹤影。3年前,屏科大的研究員姜博仁組成雲豹研究團隊,進入雙鬼湖及大武山自然保護區。這是近年來第一次有學術界針對雲豹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調查。
3年來,姜博仁的團隊進入大武山自然保留區10餘次,架設了上百台的自動照相機,從霧頭山、茶埔岩山、北大武山、南大武山,一路追尋雲豹的蹤跡,曾拍攝到非常稀有的保育類動物黃喉貂,也經常在上山的途中與水鹿、山羌、 山羊、台灣獼猴打照面。3年過去,雲豹調查計劃即將劃下句點,但是始終沒有發現和雲豹有關的蛛絲馬跡。究竟,這種動物還存在嗎?
雲豹,就像是台灣山林史中的精靈,輕輕走過人與山之間的夢想。牠或許已絕跡,或許還在,存在於大武山繚繞不散的雲霧之中。
台灣雲豹為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族群現況是未知而有爭議的。本年度延續去年的調查,繼續在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及大鬼湖區,調查台灣雲豹的族群現況,並同時以自動照相設備進行其他中大型哺乳動物的活動模式、相對豐富度與分布模式的資料收集,以進一步了解雲豹獵物的狀況,提供作為雲豹保育的參考。
本年度主要調查區域在雙鬼湖區大鬼湖北側,以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的太麻里溪與知本溪流域,並加入金崙溪下游的調查。自91年6月起,到92年3月止,期間共計上山11次,總共92天的現地調查及資料收集。
調查方法主要使用毛髮氣味站與自動照相設備,並沿線觀察是否有疑似的雲豹痕跡。在2001-2002年間,總共架設了232個毛髮氣味站,其中萬山神池區有26站,大鬼湖區有24站,知本溪流域有53站,太麻里溪流域有129站,都沒有擷取到確定的雲豹毛髮。然而,毛髮氣味站受颱風、下雨、炎熱、螞蟻以及刺鼠、山羊與水鹿的啃食而效果不彰,未來將不再使用毛髮氣味站而改以配合自動照相設備的方式取代魔鬼氈。在自動照相設備調查雲豹部分,總共架設了13處特殊地點型(部分有配合誘餌),16處Trailmaster型(其中11處有配合誘餌或毛髮氣味站),11個樹上型,9個回播型,85處配合活雞、毛髮氣味站與其他吸引物的誘餌型,以及144處至少工作360小時以上的一般獸徑型,總共9,672個工作天,並未拍到雲豹。若以雲豹獵物比較豐富的1,200m以下的樣點,總共約4,000工作天的努力與馬來西亞與泰國的自動自相機調查所拍到的雲豹張數相比,顯示台灣雲豹在調查樣區的密度應該相當低。然而,架設方式、地形與台灣雲豹的樹棲行為差異,要拍到台灣雲豹需要至少多5~10倍以上的努力。而沿線觀察曾發現大型掠食動物的洞穴、食餘與爪痕,但是後續的自動照相機調查與現場線索,是台灣雲豹的可能性不大。
雖然尚未紀錄到台灣雲豹,但是經由自動照相設備總計紀錄到5目11科21種可辨識的哺乳類,包括野生動物保育法中所列之「瀕臨絕種哺乳類」黑熊1種,「珍貴稀有哺乳類」台灣獼猴、穿山甲、黃喉貂、白鼻心、食蟹?、山羌、水鹿和長鬃山羊共9種。在5,964張有效照片中,以山羌拍的最多,台灣獼猴次之,長鬃山羊第三,與玉山及丹大一樣都是以山羌最多。與其他人為活動與棲地改變比較明顯的低海拔地區相比,顯示山羌是台灣中大型哺乳動物中在人為干擾較輕的中低海拔環境中最優勢的中大型哺乳動物,台灣獼猴則是適應力較強,比山羌更能廣泛分布在不同棲地類型與有人為干擾的地區,鼬?則在人為干擾較頻繁的地區有比人為干擾輕的天然林有更高的出現頻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